1402336744.jpg

 

【生猛的幼兒在生吃大蒜,誰敢靠近他的嘴。】

 

他是我兒子。

  

我兒子今年四捨五入是三歲,不知道他是否是學他媽的,老說自己只有一歲半。

他的名字叫米克,猶記他剛出生到滿一歲時期多災多難,榮登小兒科病房班長頭銜,所幸,後來觀察檢查結果是無大礙,也讓我頓時鬆了一口氣,我還很悲觀的做好心理準備或許有什麼缺陷,不過真的是老天爺有保庇,能看著他正常成長至如今活蹦亂跳甚至頂嘴的模樣,我虛心滿懷感謝。

   

也因為體弱多病,一歲以前是個磨娘精,我應付他幾乎感到精疲力盡,國泰、榮總、長庚.......,在中西醫各地醫生間兜兜轉轉,一年內帶著他跑了數百次,那段時間我一直在想:這段苦難到底何時才能結束?除了帶米克四處求醫,我私底下跑廟宇、教會也甚多遍,能拜的都拜了,不奢求他能有多優秀,只求他是一個健康的身心靈,未來可以做他自己任何想做的事,有自由意識、能四處走動,做一個獨立的男子漢。

   

一歲後,情況逐漸穩定,所以跑醫院的次數開始減少很多,一邊很欣慰,一邊也我也剛好轉換新工作跑道,開始另外一種生活型態的忙碌。我思考很久,米克我該拿他怎麼辦?我能陪伴他的時間相對減少,但又希望他能多接收點刺激,米克是腦部構造異常的孩子,雖然目前一切正常,醫生也說過只要正常發展,腦部構造異常不是問題,小孩的發育及韌性很強盛,這條神經路不通大腦自動會換條路走。是的,我曾看過一則新聞報導,大概的內容是,有個歐洲中年男子,外表與正常人無異,而且還是政府機構的公務員,但他的腦組織只有薄薄一層,其他全部是腦水,是在成年時的一次健康檢查中無意間被發現,所以我跟老天爺的對賭,眼看就快贏了。

 

過去我上班,是請保母幫忙照料,但保母還帶了另外一個小嬰兒,更需要人哄,米克就很無聊,所以我考慮很久,就決心送到幼稚園去上學。我不是全職媽,全職媽號稱能全心照顧、全心培育,給寶寶最健全的愛,一些衛道人士更主張錢夠用就好,要無欲無求。媽媽應該要在孩子三歲之前辭去工作陪伴小孩成長,因為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。

  

 媽的,聽到這話我心裡挺怒的,就像講這種話的人都家財萬貫,穿金戴銀似的,沒有錢的煩惱,有句話說的好:「有神仙可做蝦咪郎會想做畜牲。」怎樣,老娘就是家徒四壁,不出去賺會出人命的,奶粉、尿布、貸款的錢可是會從天上掉下來嗎?我認為一昧堅持某些理論的人就顯得十分偏激,沒有站在其他不同生活條件下的女性同胞角度設想,沒有被理想與現實的殘酷拉鋸過,才有這種沒有智慧的想法。

   

我只能這麼解釋,每個人選擇不同,沒有一種方式養育方式是絕對正確的,全職照料是非常好,但若全職以後手頭緊,想帶小孩去玩也不敢去,貸款繳得很勉強,煩惱下個月錢從哪裡來,這會比較好嗎?所以,我選擇繼續上班,而且決定讓米克去幼稚園玩耍過日子。

  

那時他剛滿二歲,在選擇繼續工作的前提之下,我同時決定讓米克去上幼稚園,我想讓他接收更多感官、生活上刺激,以及學習團體生活。但二歲去上幼稚園的孩子真的不多,米克班上連他共5位小朋友,隨班有二個老師照料,所以令我滿放心,幼稚園又在保母家樓下,放學就再去帶他回去吃晚餐、洗澡,然後等我下班回去接走。讀了三個月,我發現米克他很快的學會拿湯匙自己坐著吃飯,學會講要尿尿,白天不用尿布,這些東西固然以前都教導過,但要收成總是等好久以後,但去上學之後,我發現他的學習力大增,會講很多新舉止、新語詞,會表達他的想法,而且學校隔一兩個月就舉辦小型郊遊,讓孩子去欣賞大自然,平常就唱唱跳跳開開心心,還有固定的午睡,生活多采多姿,或許我全職下來帶他也還不能給他那麼多東西,我不敢說我的選擇正確,但我相信這也是一種能幫助孩子成長的不同給予方式。

 

克那麼小接觸團體、人群後,他的心境是的確較為早熟。他能感到父母白天都要上班所以他要上學,縱使他一開始不情願,大哭大鬧,我也有揪心的時候,充其量他也只是一個娃娃頭而已,但一方面是我沒辦法,我必須工作供應這個家的生存所需,另一方面,他總有一天也會要去上學的,掙扎早晚都避免不掉,要做我的孩子,就必須接受提早獨立的事實。

 

 花費一段時間適應後,到現在他能接受,一去學校就能融入情境,雖然爸媽不能常伴左右感到思念,所以難過當然會有,但跟同學、老師的互動,可以填補了這部份寂寞。啊,我這樣說好像米克被我放逐顯得可憐無助,但這是個體獨立的開始,每個人到最後都有自己的時光,不可能一直跟親人黏在一起,要生存下來就要懂得克服和適應,他起初很無奈但我需要他很快堅強起來,米克有意識到這點,所以我看著他努力調適的過程,內心是很感動與感激的。

 

 學校教了米克很多,例如:好長一段的三字經倒背如流,吃完飯懂得拿碗去碗槽,並且很有自己的意見,令人莞爾,他常像個小大人似的說話,就像前幾天為了母親節,老師請家長提供合照一張,我忘了洗片子出來給米克帶到學校,他居然主動跟老師說:我們家沒有洗,所以現在沒有耶!這是老師跟我說的,米克說話語氣很早熟,這也令我驚訝的發現,原來他真的長大了。

 

最後,米克,媽媽想跟你說,我不會逼你一定要學到多少東西才算數或多有成就,關於這件事情我一直保持順其自然的態度,你這個年紀應該是要盡情去探索、玩樂才是,不管爸爸媽媽在不在你身邊,你都要保持好奇及開朗的心胸。你不用急著現在就表現的很優秀,我並不希望給你壓力,我最大的希望是給你一個有趣的童年,帶你去不同的地方開眼界,讓你自由發展自己的興趣,做一個認真生活的人,說不期望你有成就是騙人的,但,孩子,我指的成就是,你找到人生出口的方向,往自己的理想努力邁進,而不是無所事事,當個社會寄生份子,終其一日盲目生活或庸庸碌碌的活著,我相信,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才會真正過的比較充實和容易感覺幸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yelis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